排汗=排湿吗? 图片 很多人分不清排汗与排湿的区别,误以为所有排汗都是在排湿。 殊不知在伏天里,通过有的排汗方式排湿,不仅伤了津液身体越来越虚,还没达到祛湿效果。 如何判断自己是排汗还是排湿? 正常的排汗是身体代谢的一种方式,是小颗、无臭无味、容易干且清爽的。但如果是排湿,汗液会有三种“异常”表现,这种表现通常在晒背后更为明显(建议结合晒背来做,通过吸太阳的阳气,为己所用,能更有力排水湿)。 汗液的这些表现可能是身体在排湿01 凉汗图片 凉汗,是身体试图通过排汗,驱散多余湿寒的一种现象,主要是湿寒内盛所致。 除凉汗外,这类人还会伴有伴随着舌苔发白,面色苍白,身体怕冷,食欲下降等情况。 出凉汗的情况,多与脾的运化功能受损,寒湿无法排出体外有关。这一情况会使体内寒湿过剩,无力排出多余寒湿。因此,就会出现排凉汗的现象。 (注意:并不是所有的凉汗,都代表排湿,有些情况还预示疾病) 02 黏糊糊的汗图片 黏汗,则是身体通过排汗,排湿化浊的一种现象,多与体内脾虚湿盛形成痰浊有关。 主要特征为汗液黏腻如油,甚至发黄。还伴有头重如裹、身体困重、食欲不佳、腹部胀满、大便黏腻等特点。 出黏汗的人,同样与脾胃功能受损有关。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减弱,水湿无法正常代谢,就会在体内堆积,形成湿浊。当汗液排出时,就会表现出油腻浑浊。 03 有异味的汗图片 有异味的汗,是身体通过排汗,排湿解热的一种现象,是身体湿浊郁久化热的主要表现。 除排汗有异味,还会伴有皮肤油腻、口臭、大便不畅等情况。 有异味的汗,易发于湿热体质人群。《温病条辨》中提到:“湿邪久羁,必从热化。”当湿气长期滞留体内,与热相合,便会形成湿热。 湿热熏蒸,汗液排出时就会带有异(馊臭)味。而身体想要维持平衡,就会通过排汗的方式带出体内多余的“垃圾”。 参考文献: [1]周颖. "出汗是最佳的排毒方式." 金秋 6(2021):1.[2]孙波. "爱出汗就是"虚"?还可能是"湿"和"热"." (2022).[3]肖青娥. "总是出臭汗,多因体内有湿热." (2021). 点击关注 学习更多中医知识 ▼ 设置星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|